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国内动态 >工作动态
【非凡10年】保障肉禽蛋品供应,改善城乡居民生活
中国肉类协会会长 李水龙
作者:中国肉类协会会长 李水龙      时间:2022-10-25      来源:中国肉类协会会长 李水龙       分享:

肉禽蛋类食品的生产供应是人类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2021年,中国肉类总产量9077万吨,比2012年增长7%,占当年全球肉类生产总量34218万吨的26.5%,超过四分之一;中国禽蛋总产量3409万吨,比2012年增长18%,占当年全球禽蛋总产量9510万吨的35.8%,超过三分之一。2021年,中国城乡人口达141260万人,占世界人口总量78亿的18%。按国内产量计算,中国人均消费肉禽蛋88公斤,其中肉类64公斤、禽蛋24公斤,比当年世界人均消费水平56公斤高32公斤,其中肉类高20公斤、禽蛋高12公斤。如果加上2021年进口的938万吨肉类产品,中国人均实际消费肉类超过70公斤,比2012年的64公斤增加了6公斤;人均消费禽蛋比2012年增加2.7公斤。近10年来,尽管我国遇到了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以及中美贸易战等重大挑战,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努力保障肉禽蛋类食品的稳定供应,仍然取得了增加生产、改善民生的巨大成绩。

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肉禽蛋行业看,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三方面都有重大进展。

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看,为贯彻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2013年和2018年国务院机构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从肉禽蛋行业看,有关的变化主要有三:一是2013年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随后于2018年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部改组为农业农村部,对畜禽养殖与屠宰实行统一监管,结束了商业部门主管屠宰行业60年的历史;二是2013年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随后到2018年为推进综合执法,又成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整合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能,不再保留工商、质检、食药三总局的机构,解决了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中“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问题;三是2013年新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随后于2018年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公布外,还负责组织拟订和实施国民健康政策、提供国民健康服务等。

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看,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其要点包括:一是基本目标。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分类推进。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三是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解决对国有企业制约不足的问题。四是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解决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此外,还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等方面做出政策规定,提出指导意见。

从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看,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 中办发〔2015〕39 号), 针对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存在政会不分、管办一体、治理结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创新发展不足、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要求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理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加强综合监管和党建工作,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创新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提升行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独特优势和应有作用。其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方向。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方式,按照去行政化的要求,切断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利益链条,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自主运行、有序竞争、优化发展。二是坚持法制化、非营利原则。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法律制度建设,明确脱钩后的法律地位,实现依法规范运行。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各级政府要明确权力边界,实现权力责任统一、服务监管并重。按照非营利原则要求,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行为,发挥对会员的行为引导、规则约束和权益维护作用。三是坚持服务发展、释放市场活力。提升行业协会商会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推动服务重心从政府转向企业、行业、市场。通过提供指导、咨询、信息等服务,更好地为企业、行业提供智力支撑,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分步稳妥推进。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开展试点,设置必要的过渡期,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完善措施,逐步推开。根据行业协会商会不同情况,因地因业因会逐个缜密制定脱钩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具体指导、具体把握,确保脱钩工作平稳过渡、有序推进。

随着上述各项改革的推进,中国肉类协会自2015年起,开始逐步与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肉禽蛋行业运行监测、产品质量提升、进出口动态监管等不同方面的会商机制,组织行业内的重点企业、地方协会、科研机构等定期座谈研讨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升了肉禽蛋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形成了社会共治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善肉禽蛋企业营商环境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对肉禽蛋行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从食品安全监管看,主要是对《食品安全法》做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自2009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后,2015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又进行了一次修订。随后,根据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又进行了两次修正:第一次修正是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是2021年04月29日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新模式,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从标准化工作看,主要是国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根据这一目标要求,在《标准化法》的修订中,增加了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的有关规定,为市场自主制定标准提供了法律支撑。

从畜禽屠宰监管看,主要是再次修订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自1997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8号公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来,该《条例》共经历过四次修订:第一次是2008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5号;第二次是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三次是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四次是根据2021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2号修订。在最近的这次修订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通知》(农牧便函【2021】777号),要求行业协会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在落实屠宰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指导屠宰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提升屠宰行业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在强化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管理方面,“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利用专业优势,开展技术和管理交流、人才培训和职业能力评价等工作”;三是在加强生猪屠宰行业运行监测方面,“定期组织行业协会、养殖屠宰龙头企业等开展生猪屠宰行业形势分析会商会,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研判养殖量、屠宰量和价格变化趋势,为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提供决策支持”。《通知》还强调,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要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引领生猪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肉禽蛋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在发展理念、发展政策、发展体制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这次全会取得的成果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指导了我国肉禽蛋产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而且继续指导着“十四五”时期直至2035年的产业发展。其要义:一是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国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主要体现,产业地位高低取决于能否克服这一差距。二是通过协调实现发展总体平衡。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产业发展行稳致远。三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必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四是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五是通过共享发展成果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十三五”期间,在肉禽蛋产业发展中,我们遭遇禽流感、非洲猪瘟、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前所未见的危机和挑战,在2019年、2020年出现了猪肉较大幅度减产。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奋斗,于2021年使全国肉禽蛋产量超过12400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总的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肉禽蛋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肉禽蛋生产、贸易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但是,由于动物疫病、资源环境限制、消费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目前肉禽蛋产业特别是肉类生产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是肉类生产还不够稳定,不能充分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我国以来,造成生猪大幅减产。2020年全国猪肉产量4113万吨,比2015的5645万吨减少1532万吨,下降27%。这是2018—2020年中国肉类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进口量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肉食自给率一直在95%以上。2020年我国肉类进口量约占全国肉类消费总量8719万吨的11.4%,自给率降至88.6%。这说明,肉类产业基础还不够稳固,产业链还比较脆弱,市场保供稳价能力有待增强。

二是肉禽蛋产业发展还不够均衡,不能充分满足国内外肉类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以牛肉为例,虽然近30年间中国牛肉产量增加了四倍多,牛肉每年进口量增至二百多万吨,但目前中国牛肉消费仍然比世界人均消费水平低三分之一,成为肉类产业明显的短板。从出口贸易看,作为世界第一肉禽蛋生产大国,中国每年出口量在世界肉禽蛋出口总量中的比重不到1%,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亟待增强。

按照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肉禽蛋产业要稳中求进、由大变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经济体系。这是今后15年我国肉禽蛋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