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肉类协会官方网站!
政策法规标准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及《关于支持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 解读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者:      时间:2023-03-13      来源:中国肉类协会      分享: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加快推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我省又制定出台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及《关于支持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更全面、更系统、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今天我们邀请省肉牛办主任、省畜牧业管理局局长张国华先生,为大家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共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玉广先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范中超先生,省肉牛办副主任、省畜牧业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孙考取先生,他们将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请各媒体对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给予充分关注和深入报道。

下面,首先请张国华先生介绍情况。


张国华:

近日,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支持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对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作出更为全面更为具体的部署,制定了更为有利、更为精准的措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文件出台的主要背景

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万亿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的必然要求,是构筑吉林农业发展新优势、建设农业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途径。

工程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在《牛十条》《牛意见》等政策措施强力拉动下,全省肉牛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成为全省广泛共识。一是肉牛养殖业增速“领跑全国”。2022年,全省肉牛饲养量达到652.6万头,同比增长12.4%,增速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位居全国前列。二是肉牛大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全省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209个,比工程实施前新增175个,增长5.1倍;万头以上牛场21个,比工程实施前新增17个,增长4.3倍。其中:竣工项目62个,肉牛饲养量19万头;在建项目107个,边建边养牛4.74万头;谋划项目40个,设计饲养能力59.38万头;新建肉牛屠宰加工项目11个,新增产能103.5万头。全省通过国家审核入库肉牛专项债项目47个,资金需求209.93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项目29个,发行债券77.91亿元,利用债券资金51.79亿元,占66.5%。三是肉牛产业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同步启动中东西3大肉牛产业集群建设,19个县(市、区)共谋划项目32个,其中开工建设10个,完成投资3.6亿元。全省肉牛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村达到2238个。在“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备案的肉牛养殖场(户)由2021年7月的29.06万户增加到33.1万户。全省肉牛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7.6%。四是肉牛良种繁育水平全国领先。筹划组建了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全省国家级种公牛站5个,年产冻精1075.6万剂,销售冻精918.78万剂,同比分别增长28.3%和14.6%,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4个。3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占全国7家企业的42.9%,位居全国第一位。五是融资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肉牛贷款余额达到245.45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活体抵押贷款累放金额65.24亿元,同比增长196%。全省肉牛政策性保险在保牛只115.77万头,同比增长56.34%。保险覆盖面达到29.56%,同比提高13.56个百分点。“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被评为全国金融支农实践“十大典型案例”。六是“吉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印发了《“吉牛”餐食品牌与业态创新实施方案》,培育品牌15个,其中获得省级以上认定11个。皓月品牌专卖店在全国达到7000家以上,“两岁半吉牛肉铺”5家已开业;“兄弟牛人”品牌鲜牛肉营销板块,年屠宰肉牛4000头左右;餐食新业态项目加快布局,东巴人新型城市央厨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即将启动,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被国家评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优秀项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加快发展畜牧业,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对于全省“三农”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二、《规划》及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

一是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共分为发展成就和面临形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重点政策与要素保障、实施保障等5部分内容。确立重点任务10项,规划到2025年,全省肉牛发展到100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饲料化利用秸秆2400万吨。

二是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8项政策措施,核心条款是:对在省内新建或扩大屠宰加工产能的企业,年度利用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的,最高按照1亿元给予实际贷款额度1%的贴息补助;对省内企业屠宰省内育肥牛,年屠宰检疫量新增3000头以上的,按每头200元给予奖励。

三是关于完善肉牛产业信贷服务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8项政策措施,核心条款是: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肉牛专项债项目、屠宰加工企业及千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流动资金贷款,育肥牛贷款还款年限设定至2-3年,基础母牛贷款还款年限设定至3-5年。

四是关于完善肉牛政策性保险服务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7项政策措施,核心条款是:建立肉牛保险评价机制,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管理水平,完善保前、保中、保后服务,市(州)、县(市)足额安排肉牛政策性保险配套资金,不断推进肉牛政策性保险扩面增量。

五是关于进一步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8项政策措施,核心条款是:启动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构建吉林省肉牛大数据选种选配研发中心,对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生产的种牛享受进口牛补贴政策。

六是关于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肉牛科学饲养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8项政策措施,核心条款是:利用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对肉牛饲养员和繁殖员开展技术培训,支持中农吉牧、“吉牛帮”等三方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实用型技术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七是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和基层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9项政策措施,核心条款是:建立防检监工作联动机制,推广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体系,拓宽肉牛常见病临床诊疗服务渠道。

八是关于保障和规范肉牛养殖用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6项政策措施,核心条款是:肉牛养殖设施占用一般耕地纳入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对已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肉牛养殖设施农业项目,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省肉牛办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市县政府,紧扣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上规模上水平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引领全省肉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转型。

在扩量上,一是依托现有养户多养实现扩量。全省现有33万个养殖主体可实现百万头增量目标。二是依托增加新的养户实现扩量。从今年起,每个县都要制定整乡整村发展规划,力争再培育一批新的大村大户,实现养殖主体和饲养量“双增长”。三是依托扩大肉牛育肥规模实现扩量。鼓励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牵头建设和带动规模育肥场发展,减少省内公犊牛外流。四依托政策持续落实实现扩量。细化财政资金、专项债券、活体抵押、政策性保险等服务机制,力争全年肉牛饲养量达到770万头。

在提质上,立足打造1-2家千亿级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东黄、西红、中改良”三大产业集群建设,持续落实省市县三级包保服务机制,支持骨干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大项目大企业投产达效,集聚释放优势产能,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增效上,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做好肉食品及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餐食品牌建设和业态创新,推动召开首届中国烧烤产业发展创新大会暨“吉牛”预制菜博览会,加快发展团餐、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领本土化终端消费升级,再通过连锁店、旗舰店等走向全国。

在转型上,强化种业创新。加快推进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胚胎移植合作项目落地,构建肉牛胚胎工厂化生产体系和高效快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好引牛难和种群退化问题。强化发展方式创新。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肉牛专项债等政策,建设肉牛养殖圈舍,引导种养合作社、大户通过租赁等方式发展肉牛产业,实现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强化数字化服务创新。加快推进“吉牛帮”乡村服务站建设,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兽医计划”,参照“滴滴”打车模式,通过“一键呼叫”的方式为养殖场(户)提供繁改、兽医、融资、保险、交易、技术指导、政策宣传等综合性服务,力争今年完成1000个、2024年实现3000个服务站建设,构建肉牛数字化服务体系。



吉林广播电视台:屠宰与精深加工是实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此次政策措施将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张国华:

为做大做强肉牛屠宰加工业,全力打造千亿规模肉牛“领军”企业,引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万亿级农产品加工业及食品产业建设,重点从8个方面予以支持。

一是支持骨干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现有规模以上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扩能升级,对企业在省内新建或扩大屠宰加工产能,年度利用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的,最高按照1亿元贷款额度给予实际贷款额度1%的贴息补助;对纳入吉林省“腾飞类”拟上市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按照上市进程分阶段给予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奖补支持。

二是支持龙头加工企业牵头建设标准化育肥基地。对自建1万头以上育肥牛场的加工企业,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支持;对联建2万头以上育肥牛场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省农业信贷担保贷款贴息支持;鼓励省内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与省内肉牛育肥企业(合作社)通过订单、保底价收购、增益分红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是支持肉牛精深加工业发展。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做好牛肉及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对省内屠宰企业屠宰具有产地检疫证明的省内育肥出栏肉牛且年屠宰量新增3000头以上的,按新增每头200元给予奖励,不设奖励上限。

四是支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争取中央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资金,重点向牛肉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省内城市运送生鲜、冷冻肉牛产品及涉牛食品的运输车辆不受现有轻型箱式货车市内通行限时限路线约束。

五是支持数字化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鼓励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产品风险评估、召回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六是支持品牌建设和新业态发展。支持“吉林肉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的肉牛产业相关企业,按规定给予补助资金支持;支持“吉林肉牛”体验店、连锁店、旗舰店、网络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省级集中进行授牌。加快餐食品牌建设,开展“吉林肉牛产品名优食材供应基地和餐食特色名店”认定授牌。

七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省内企业有偿引进相关科研成果并投产的,给予不超过技术合同交易额20%、不超过200万元的交易后补助;对引进国家级、省部级专业人才的,享受相应奖补政策;对省内长期从事肉牛领域科研、生产、销售且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在职称评审聘用、荣誉称号评比、资金奖励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八是强化金融服务和用地用电保障。鼓励金融、信用担保机构,创新肉牛屠宰加工、电商、冷链物流及餐食品牌新业态等专属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优先安排肉牛屠宰加工用地,土地出让底价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70%执行,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吉林日报:刚才提到,完善肉牛产业有8项信贷服务政策措施,请问具体能提供哪些便利和实惠?

范中超:

省金融局高度重视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与全省金融机构一道,群策群力,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从数据看,金融服务肉牛呈现“三高两低”良好运行态势。“三高”即信贷规模、保险保障、服务主体数量三个方面都实现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肉牛信贷综合利率水平、不良率两个指标保持较低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次《政策措施》是一次政策的全面升级与强化,在金融方面,对服务肉牛的精准性、便利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提升金融服务规模。我局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抓好融资供需衔接,用好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激励作用,督促各金融机构向肉牛产业领域倾斜信贷资源。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贷款模式。对20头以下的小养殖户、贷款需求20万元以内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鼓励银行结合实际情况,简化程序,放宽条件,缩短时限,降低门槛,保持肉牛贷款持续增长,增速与肉牛养殖量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进一步压降利率水平。围绕畜牧业生产经营周期,强化产融互动,推动银行机构合理确定贷款额度、针对养殖周期确定贷款期限和对肉牛产业制定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有效降低养殖主体综合融资成本。三是提升服务效率。推动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手段的运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简化程序,精准对接,提前授信。深化金融机构与“吉农金服”、“吉企银通”、“吉农交易”等涉农平台互动,提高肉牛养殖主体融资对接、助贷服务、牛只流转交易服务效率。在《政策措施》中,我们也支持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给予资金奖励,欢迎企业积极行动,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长春广播电视台:我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力度前所未有。请问,我省未来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有哪些?着力抓好哪些工作任务来支撑目标的实现?

孙考取:


我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十四五”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养殖总量上,全省肉牛养殖总规模达到1000万头。其中,存栏600万头、出栏400万头;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98%。二是在全产业产值上,全省肉牛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建设1-2家全国肉牛领军型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在餐食消费上,吉牛特色餐饮名店达100家,吉牛特色美食街达10条,吉牛专用食材供应基地达10家,吉牛餐食10亿元以上的头部企业达2家,全省牛肉餐食业产值实现25亿元。四是在疫病控制上,全省肉牛建成无疫小区5个,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92%,免疫抗体合格率75%。五是在秸秆饲料化利用上,饲料化利用秸秆240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60%。

那么,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着重抓好十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快构建现代肉牛种业创新体系;二是加强规模养殖和育肥体系建设;三是做大做强屠宰加工业;四是构建现代肉牛产品流通体系;五是推进餐食品牌和业态创新;六是完善秸秆饲料生产供应体系;七是健全疫病防控服务体系;八是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九是推进肉牛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十是提升肉牛产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水平。

中国吉林网:肉牛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用地增加,我们如何处理好鼓励肉牛养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张玉广:



近年来,随着我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肉牛养殖项目用地需求逐渐增多。为更好地服务保障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厅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相继提出一系列保障和规范肉牛养殖用地政策措施。下面,我就肉牛养殖项目在用地方面应注意把握的几个环节,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搞好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去年,我省全面完成了“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也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当前,各地正在加紧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前的过渡期内,肉牛养殖项目用地在符合“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承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方式申请用地,当然要注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二是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要牢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科学开展肉牛养殖项目选址。各地应结合实际,优先选择未利用地、存量建设用地、闲置设施农业用地,也可以选择耕地以外符合相关行业管理要求的农用地。去年,我厅制定出台了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政策,肉牛养殖等现代种养业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也可以按照“建多少、转多少、供多少”的点状报批和点状供应方式来用地。

三是落好耕地“进出平衡”。肉牛养殖项目确需占用一般耕地的,应按照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要求,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县级政府在编制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肉牛养殖用地合理需求,将符合条件的肉牛养殖项目纳入总体方案。对已纳入县级政府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的项目,在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时,不再另行要求落实耕地“进出平衡”。

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个别市县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制约,肉牛养殖用地可能会相对紧缺。自然资源部门将主动从项目选址、用地手续办理等环节入手,全流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及时落地见效。借这个机会,我也提示一下,各地对不再使用的肉牛养殖用地,应及时开展复垦,恢复原来的土地用途,不断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全省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新华网:种子是产业的“芯片”,为更好发挥肉牛种业在推进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在做大做强肉牛种业上还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孙考取:

我省在肉牛种业发展上确实有了长足进步,也走在了全国前面。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数量、冻精生产销售量均位于前列。在全国7个种牛阵型企业中,我省占据3个。下步围绕做大做强种业,着重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政策拉动。持续落实《牛十条》等政策措施,对从国外引进种公牛和基础母牛分别给予10000元和3000元补贴,并采取上不封顶政策;继续支持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建设;存栏增幅排名前10的养殖大县,其养殖场(户)免费使用优质冻精。继续支持吉林特色新品种培育。二是强化创新推动。加快推进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胚胎移植合作项目,构建肉牛胚胎工厂化生产体系和高效快繁体系,解决好引牛难和种群退化问题。三是强化服务促动。制定标准化肉牛繁育服务站点建设规范,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站点。加强对肉牛繁殖改良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批技术过硬的繁殖改良员队伍。加快推动“吉牛帮”3000个乡村服务站建设,完善冻精存贮、运输冷链、液氮供应网络。四是强化监管带动。着手制定《吉林省肉牛种业管理条例》,将肉牛种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严厉打击利用伪劣种牛及冻精实施配种行为。加强肉牛冷冻精液经营单位备案管理,定期开展肉牛冷冻精液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冷冻精液行为。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